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于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在文昌航天发射...
2017年4月24日,第二个“中国航天日”到来!
近几年来,随着量子信息的飞速发展,加上媒体的大力渲染...
近几年,电信诈骗层出不穷,日益猖獗,不仅造成了人民群众钱...
|
|
|
生命的遗传密码并非全部必需?根据英国《自然》杂志15日在线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英国团队成功“压缩”遗传密码——使一种合成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只需有限的蛋白质合成指令,就能编码所有常见氨基酸。这是合成生物学的又一重大进展,重新设计细菌微生物基因组,对赋予生物全新的功能和属性具有深远意义。
生命的奥秘与法则隐匿于一套密码之中——遗传密码,也称为“密码子”,由A、C、G、T四个不同的化学碱基(或核苷酸)组成。这些核苷酸按顺序每三个碱基组成一个密码,每个三联体“密码子”代表了一个特定氨基酸的插入或一个蛋白合成的终止信号。密码子一共有64种,但氨基酸只有20种,因此,一种氨基酸可以对应多种密码子。这说明遗传密码本身就是有冗余的。
此次,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科学家杰森·秦(音译)及其同事,对大肠杆菌的全部基因组进行了重新编码,由此得到的微生物只需59个密码子而不是全部61个密码子,就能编码所有常见氨基酸。
除此之外,研究团队还对三个终止密码子中的一个进行了重新编码。这一研究表明遗传密码是可以压缩的,即使缺失了特定密码子仍能维持细菌的生命。
这项研究为设计并合成出拥有有益但并非常见功能的细菌铺平了道路。研究人员也表示,将来,这些缺失的密码子或能替换成编码非天然氨基酸的新序列,有望设计出能产生非天然生物聚合物的合成细菌。